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麻风病的症状是什么

2025.08.01 08:56

麻风病的症状包括皮肤出现浅色或红色斑块、周围神经增粗或疼痛、肌肉无力或萎缩、面部畸形或眉毛脱落、手脚感觉丧失或溃疡。具体分析如下:

1.皮肤出现浅色或红色斑块:麻风病早期常见皮肤损害,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斑块,颜色可能比周围皮肤浅或呈红色。斑块通常无痛痒,但可能伴随干燥或脱屑。随着病情发展,斑块数量增多或面积扩大,部分可能隆起形成结节。皮肤损害分布不对称,多见于四肢、背部和面部。

2.周围神经增粗或疼痛:麻风杆菌易侵犯周围神经,导致神经纤维肿胀或增粗,触摸时可感到条索状硬结。神经受累后可能出现自发疼痛或压痛,尤其在肘部、膝部等浅表神经部位。神经炎症若未及时干预,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3.肌肉无力或萎缩:神经损伤进一步导致肌肉失去支配,表现为局部无力或萎缩。常见于手部小鱼际肌、拇指对掌肌,导致握力下降或精细动作困难。足部肌肉萎缩可能引发足下垂,影响行走。肌肉萎缩多为不可逆,需早期康复干预。

4.面部畸形或眉毛脱落:中晚期患者可能出现面部特征性改变,如鼻梁塌陷、耳垂肥大或狮面样外观。眉毛外侧脱落是典型表现,与毛囊破坏有关。面部神经麻痹可导致眼睑闭合不全,增加角膜损伤风险。

5.手脚感觉丧失或溃疡:神经损害导致末梢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对温度、触觉或疼痛刺激无反应。手脚反复受伤而未察觉,易形成慢性溃疡,继发感染甚至骨质破坏。严重者可能出现指趾缩短或缺失。

麻风病症状进展缓慢,易被忽视。若发现疑似表现应尽早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损害。接触患者后无需过度恐慌,但需关注自身皮肤和神经变化。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残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