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胎心监护是什么

2025.04.10 08:07

胎心监护是一种通过监测胎儿心率和宫缩情况来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医疗检查手段。这项检查通常在孕晚期进行,旨在及时发现胎儿在子宫内是否存在缺氧或其他异常情况,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胎心监护是产科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生理状态,确保母婴安全。

胎心监护主要通过外部或内部监测设备进行。外部监测是最常见的方式,使用胎心监护仪的两个探头分别放置在孕妇腹部,一个用于记录胎儿心率,另一个用于监测宫缩情况。内部监测则需要在破水后通过宫颈将电极直接放置在胎儿头皮上,这种方式更为精确,但仅在特定情况下使用。胎心监护通常持续20至40分钟,期间会记录胎儿心率的变化以及宫缩的频率和强度。正常胎心率范围为每分钟110至160次,若出现胎心率过快、过慢或变异减少等情况,可能提示胎儿存在宫内窘迫或其他问题。

进行胎心监护时,孕妇需保持舒适的姿势,通常为半卧位或侧卧位,以避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检查前应避免空腹,适当进食有助于胎儿活动,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若胎心监护结果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如超声多普勒或生物物理评分,以全面评估胎儿状况。孕妇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放松,避免过度紧张,以免影响监测结果。胎心监护是孕期重要的检查手段,但并非所有孕妇都需要频繁进行,具体频率应根据个体情况由医生决定。通过科学合理的胎心监护,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