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衰要怎么抢救

2025.03.07 20:05

心衰抢救需迅速评估病情、给予氧疗和呼吸支持、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及时纠正诱因和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迅速评估病情:心衰抢救的第一步是快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严重程度。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低血压、心律失常或呼吸衰竭等紧急情况。同时,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了解心衰的诱因和并发症,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给予氧疗和呼吸支持:心衰患者常伴有低氧血症,需立即给予氧疗以改善组织氧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鼻导管、面罩或无创通气等方式。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需考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确保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防止呼吸衰竭进一步加重。

3.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利尿剂是心衰抢救的关键药物,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液体潴留,降低心脏前负荷。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和托拉塞米等。需根据患者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调整剂量,监测尿量和电解质变化,防止低钾血症和肾功能恶化。

4.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对于心输出量严重降低的患者,需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常用药物包括多巴酚丁胺和米力农等。需根据患者血压和心率调整剂量,监测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防止心律失常和心肌耗氧量增加。

5.及时纠正诱因和并发症:心衰常由感染、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等诱因引发,需及时识别和处理。同时,心衰患者易并发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和血栓栓塞等,需积极预防和治疗。通过控制感染、纠正心律失常、调整血压和抗凝治疗等措施,减少心衰恶化和并发症发生。

心衰抢救需多学科协作,综合运用药物治疗、机械通气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手段,根据患者病情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抢救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确保患者安全。通过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可有效改善心衰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