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酒精性心肌病营养方面要注意什么

2025.03.07 20:04

酒精性心肌病营养方面要注意控制酒精摄入、补充维生素B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限制钠盐摄入、保持均衡饮食。具体分析如下:

1.控制酒精摄入:酒精性心肌病的直接诱因是长期过量饮酒,因此首要任务是严格限制或戒除酒精摄入。酒精不仅损害心肌细胞,还会干扰心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完全戒酒有助于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并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在戒酒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突然停止饮酒导致的戒断反应,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指导。

2.补充维生素B族:长期酗酒会导致维生素B族严重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硫胺素的缺乏会加重心肌损伤。维生素B族对维持心脏正常代谢和神经传导功能至关重要。建议通过食物或补充剂增加维生素B族的摄入,如全谷物、瘦肉、豆类等。在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静脉注射补充。

3.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心肌修复需要充足的蛋白质供应。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鱼类、禽肉、蛋类、豆制品等。这些食物不仅提供必需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助于心肌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同时,蛋白质的摄入应适量,避免过量增加心脏负担。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5克。

4.限制钠盐摄入: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常伴有心功能不全,钠盐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盐食物,烹饪时尽量使用低钠盐或天然香料调味。同时注意监测体重变化,及时发现水肿情况。

5.保持均衡饮食: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需要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饮食应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为主,提供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同时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加重心脏负担。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定期进行营养评估,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方案。

酒精性心肌病的营养管理需要长期坚持,在控制病情的同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除了上述营养措施外,还需要配合适当的运动、良好的作息和定期的医疗随访。在营养干预过程中,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