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肝孕妇宫内感染机制

2025.08.20 16:1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孕妇中可能导致宫内感染,主要通过母体血液和体液传播给胎儿。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存在HBV感染,病毒可以通过胎盘、羊水或在分娩过程中通过接触母体血液和体液传递给胎儿。尽管大多数情况下,胎儿在宫内感染的风险较低,但仍需重视这一问题,以确保母婴健康。

在孕妇体内,HBV可以在肝脏细胞中复制并释放到血液中。病毒在母体血液中的浓度、孕妇的免疫状态以及病毒的变异株等因素都会影响宫内感染的风险。HBV的高病毒载量与胎儿感染的风险呈正相关。孕妇在怀孕期间的免疫系统变化可能会影响病毒的传播和胎儿的免疫反应。虽然胎盘通常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病毒仍可能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分娩时,若孕妇存在破水、阴道出血等情况,病毒通过接触母体血液和体液的机会增加,进一步提高了胎儿感染的风险。

在管理乙肝孕妇时,需关注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必要时可考虑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孕妇在分娩前应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措施,以保护新生儿。产后应及时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和免疫球蛋白注射,以进一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在整个孕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产检以及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都是确保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对于乙肝孕妇而言,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疗团队的建议,将有助于降低宫内感染的风险,确保母婴的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