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2025.03.07 20:04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包括判断意识与呼吸、呼救与准备、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持续监测与评估,具体分析如下:

1.判断意识与呼吸:首先需要确认患者是否失去意识,可以通过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来检查反应。同时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判断是否存在自主呼吸。若患者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流程。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及时识别心脏骤停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2.呼救与准备:在确认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后,应立即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并请求专业医疗援助。同时,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移除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解开衣物以便进行胸外按压。这一步骤确保在专业救援到达前,现场有足够的人员和设备支持。

3.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施救者应跪在患者一侧,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下半部,另一只手叠放在上方,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时应确保胸廓完全回弹,避免中断。这一步骤通过机械挤压心脏,维持血液循环,为重要器官提供氧气。

4.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在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需开放患者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另一手抬起下颌,使头部后仰。随后进行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用口对口方式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观察胸部是否抬起。这一步骤通过提供氧气,帮助恢复患者的自主呼吸。

5.持续监测与评估: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每进行5个循环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后,应重新评估患者情况。若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应停止心肺复苏并保持患者稳定,等待专业医疗人员接手。这一步骤确保心肺复苏的有效性,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救治策略。

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医疗技术,要求施救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操作中,施救者应保持冷静,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确保每一步骤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施救者需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在救治过程中受到伤害。通过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可以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为后续医疗救治争取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