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血栓开颅手术有什么注意事项

2025.08.11 14:17

脑血栓开颅手术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术前充分控制血压和血糖、术中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功能区、术后密切监测颅内压变化、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严格评估手术指征:开颅手术需结合影像学结果判断血栓位置及脑组织损伤程度,若血栓位于非功能区且存在严重占位效应,手术可能更有利。高龄或合并多器官衰竭者需谨慎权衡风险,避免过度治疗。

2.术前充分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易导致术中出血或术后再灌注损伤,需将血压稳定在目标范围。高血糖会加重脑水肿,术前应通过胰岛素调控血糖至合理水平,减少代谢紊乱对脑细胞的二次伤害。

3.术中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功能区:手术需在显微镜下清除血栓,同时保护周围血管及神经组织。尤其运动区或语言区附近操作时,需结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减少术后偏瘫或失语等并发症。

4.术后密切监测颅内压变化:术后24-48小时是脑水肿高峰期,需动态观察瞳孔、意识及生命体征。必要时使用脱水药物或行去骨瓣减压,防止脑疝形成。引流管护理需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5.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开展肢体被动活动、吞咽训练等康复措施。康复可促进神经功能代偿,减少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但需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疲劳。

手术前后需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黏稠者可行雾化吸入。营养支持以高蛋白、低钠饮食为主,必要时鼻饲。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头痛加重或意识模糊需立即报告。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