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药能治好便秘

2025.01.05 09:39

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促动力药能治好便秘。具体分析如下:

1.容积性泻药:容积性泻药主要包括纤维素类等物质。不被肠道吸收,可增加粪便中的水分,使粪便松软、体积增大,从而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像麦麸、车前草等都属于此类。这类药物比较安全,适合轻度便秘患者,但可能会引起腹胀等不适,需要逐渐增加剂量,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2.渗透性泻药:渗透性泻药通过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环境,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常见的有聚乙二醇、乳果糖等。聚乙二醇可增加粪便含水量,促进排便,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乳果糖除了能治疗便秘,还可调节肠道菌群,不过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腹泻、腹痛等,糖尿病患者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因为含有一定的糖分。

3.刺激性泻药:刺激性泻药作用较为强烈,能直接刺激肠壁,增强肠道蠕动。例如番泻叶、酚酞等。番泻叶泡水饮用后可较快引起排便反应,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结肠黑变病等不良后果。酚酞也有类似问题,并且可能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现在已不建议长期使用。

4.润滑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如开塞露、液体石蜡等,主要是通过润滑肠壁,软化粪便,使粪便易于排出。开塞露使用方便,直接挤入直肠即可,常用于临时缓解便秘症状,尤其是粪便干结难以排出时。但不能长期使用,以免影响肠道正常的排便反射。液体石蜡可口服,不过如果误吸可能会引起脂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现在也较少使用。

5.促动力药:促动力药能促进肠道蠕动,加快粪便在肠道内的传输。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伊托必利等是常见的促动力药。主要作用于肠道的神经肌肉接头,增强胃肠动力。这类药物对于胃肠动力不足引起的便秘效果较好,但可能会有一些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痛、腹泻、恶心等,同时对于有胃肠道出血、梗阻等情况的患者禁用。

在使用治疗便秘的药物时,要根据自身便秘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不要自行长期大量使用刺激性泻药,以免对肠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如果便秘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腹痛、便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而不是单纯依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