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登山扭伤脚踝怎么应急处理

2024.12.16 09:53

在登山过程中扭伤脚踝后,首先应立即停止活动、冰敷受伤部位、抬高脚踝、使用绷带固定、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活动:扭伤后,第一时间应停止所有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继续行走或施加压力可能会加重伤情,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此时应尽量保持静止,减少脚踝的负担,确保受伤部位得到休息。可以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保持心态冷静,评估伤情的严重程度。

2.冰敷受伤部位:在受伤后尽快进行冰敷,可以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将冰袋或冷敷包用毛巾包裹后,轻轻敷在受伤的脚踝上,每次15-20分钟,每隔一小时重复一次。冰敷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冻伤。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缓血液流动,从而降低肿胀和炎症。

3.抬高脚踝:抬高受伤的脚踝可以帮助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回流。尽量将脚踝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可以用背包或其他物品垫高。保持这个姿势,尤其在休息时,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抬高脚踝的同时,可以适当进行深呼吸,放松身体,帮助缓解紧张情绪。

4.使用绷带固定:如果扭伤较为严重,可以考虑使用绷带进行固定。将绷带缠绕在脚踝周围,确保包扎紧致但不影响血液循环。固定可以提供支撑,减少活动范围,帮助伤处恢复。包扎时要保持适度的压力,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5.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如果经过初步处理后,疼痛和肿胀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剧烈疼痛、无法承重等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医生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伤情,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治疗,如物理治疗或手术。及时的医疗干预有助于更好地恢复功能,避免后遗症。

在处理扭伤脚踝时,保持冷静是关键,及时采取措施能有效减轻伤情。尽量避免在受伤后继续活动,注意观察伤情变化,适时调整处理方式。在恢复过程中,避免过早负重,逐步增加活动量,确保脚踝的完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