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引起胃出血的疾病有哪些

2024.08.16 20:26

胃出血可以由多种疾病引起,主要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损伤、胃肿瘤和血液疾病等。具体分析如下:

1.胃溃疡:胃溃疡是胃壁上形成的慢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窦和胃小弯。胃溃疡患者往往因为溃疡侵及血管而导致胃出血。胃溃疡的发病原因与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2.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类似,也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原因导致。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胃出血较胃溃疡更为常见,因为十二指肠靠近胃,出血时容易影响到胃。

3.胃黏膜损伤:胃黏膜损伤是指胃黏膜受到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的损害,导致胃黏膜完整性破坏,从而引发胃出血。常见的损伤因素包括酒精、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刺激性食物等。

4.胃肿瘤:胃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如胃癌更易引发胃出血。胃肿瘤的生长过程中,肿瘤组织压迫、侵犯血管,导致胃出血。肿瘤组织本身也可能发生坏死、溃疡,进一步加重胃出血。

5.血液疾病:某些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等,可能导致全身出血倾向,包括胃出血。这些疾病影响凝血机制,使胃黏膜血管容易破裂,从而导致胃出血。

胃出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有助于预防胃出血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胃出血的患者,应尽快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