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介入治疗要注意什么东西

2025.03.07 20:04

冠心病介入治疗要注意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护理、药物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具体分析如下:

1.术前评估:冠心病介入治疗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全身状况,确定是否适合介入治疗。同时,需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术前还需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目的、风险和预期效果,获得知情同意。

2.术中操作:介入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操作者需熟练掌握导管技术,准确放置支架或进行球囊扩张。术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操作结束后,需确认支架位置正确,血流恢复良好。

3.术后护理:介入治疗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术后24小时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注意穿刺部位的护理,防止出血和感染。术后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治疗效果。同时,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4.药物管理:介入治疗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同时,需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使用降压药、降脂药和降糖药。定期监测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生活方式调整:介入治疗后需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饮食上需低盐低脂,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心肺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项复杂的医疗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方面。通过全面的术前评估、精细的术中操作、细致的术后护理、科学的药物管理和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