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长期憋尿会引起尿道结石吗

2025.07.21 14:48

长期憋尿确实可能增加尿道结石的风险。尿液在膀胱中滞留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尿液浓缩,矿物质结晶沉积,进而形成结石。

尿液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代谢废物,正常排尿有助于将这些物质及时排出体外。当憋尿时间过长,尿液浓度升高,其中的钙、尿酸、草酸盐等成分更容易析出结晶。这些微小结晶可能逐渐聚集,形成更大的结石颗粒。憋尿还可能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细菌感染会改变尿液酸碱度,进一步促进结石形成。尿道结石可能堵塞尿路,引发疼痛、排尿困难甚至肾脏损伤。

避免长期憋尿是预防尿道结石的重要措施。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矿物质沉积。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尤其是工作繁忙或长途旅行时更需注意。饮食上减少高盐、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坚果等,可降低结石风险。若出现排尿疼痛、血尿或腰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定期体检,尤其是尿液分析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石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