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囊切除的危害

2024.08.12 12:27

胆囊切除可能带来的危害包括胆汁分泌调节功能受损、消化不良、脂肪泻、肝功能受损和胆管压力增加。具体分析如下:

1.胆汁分泌调节功能受损:胆囊切除后,肝脏产生的胆汁无法得到有效储存,导致胆汁分泌调节功能受损。这会使得胆汁在非消化期持续流入肠道,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胆汁分泌调节功能的受损还可能增加胆管结石的风险。

2.消化不良:胆囊切除后,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的乳化作用,导致脂肪不能充分分解,从而引起消化不良。患者可能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3.脂肪泻:由于胆汁分泌不足,脂肪不能被充分吸收,导致脂肪泻。长期脂肪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等问题。脂肪泻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肝功能受损:胆囊切除后,胆汁不能有效储存,可能导致肝脏负担加重。长期下去,可能对肝脏功能造成损害,甚至引发肝硬化等严重疾病。

5.胆管压力增加:胆囊切除后,胆管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来储存和输送胆汁。这可能导致胆管扩张、胆管炎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虽然胆囊切除手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胆囊疾病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潜在危害。在考虑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时,患者和医生应充分评估手术的利弊,尽量选择保守治疗或其他替代方案,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术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