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什么原因会导致胃下垂

2025.02.23 12:28

胃下垂可能由体型瘦长、腹部手术、不良饮食习惯、多次生育、疾病因素等原因导致。具体分析如下:

1.体型瘦长:体型瘦长的人,尤其是胸廓狭长、骨骼细弱、皮下脂肪缺乏及肌肉不发达者,其腹壁肌肉张力较低,对胃部的支撑力不足,容易导致胃下垂。这类人群往往身体的肌肉量较少,包括腹部肌肉,而胃部在缺乏足够肌肉力量支撑的情况下,就会逐渐向下移位。

2.腹部手术:腹部手术可能会损伤腹部的肌肉、韧带等组织。例如胃部手术或者其他腹部脏器的手术,术后在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粘连或者改变腹部原有的结构关系,从而影响胃部的正常位置固定,使得胃部容易下垂。

3.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或者过度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影响胃部的正常功能。暴饮暴食会使胃部过度扩张,而过度节食又会使胃部长期处于空虚状态,胃壁肌肉松弛,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胃的位置下移。

4.多次生育:女性多次生育会对腹部肌肉和盆底肌肉造成较大的损伤。在怀孕过程中,子宫不断增大,会对腹部脏器产生挤压,腹部肌肉也会被拉伸。多次生育后,腹部肌肉难以完全恢复到孕前状态,对胃部的支撑能力减弱,容易引发胃下垂。

5.疾病因素:某些疾病如消耗性疾病,会导致身体消瘦、肌肉萎缩,包括腹部肌肉。像慢性疾病长期消耗身体的营养物质,使身体缺乏足够的能量来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腹部肌肉力量下降,不能很好地支撑胃部,从而促使胃下垂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腹部肌肉力量,尤其是体型瘦长的人更应注意。女性生育后要重视产后康复锻炼腹部肌肉。有腹部手术史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定期检查胃部情况,积极治疗相关疾病,以预防胃下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