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脚踝骨骨折后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5.07.23 08:37

脚踝骨骨折后需及时固定制动、避免过早负重活动、定期复查影像观察愈合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固定制动:骨折初期需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限制活动避免移位。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期间不可自行拆除或调整固定装置。制动期间可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缓解疼痛。

2.避免过早负重活动:骨折后6周内禁止患肢踩地负重,后期需根据愈合情况逐步恢复行走。过早负重可能导致骨折端错位或延迟愈合。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

3.定期复查影像观察愈合情况:骨折后每2-3周需拍摄X线片,确认骨折对位及愈合进度。若出现愈合不良或移位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影像检查可直观判断骨痂形成情况,避免盲目判断康复进度。

4.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术后或开放性骨折需每日消毒伤口,更换敷料。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需立即就医。洗澡时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避免污染。感染可能引发骨髓炎,严重影响骨骼愈合。

5.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修复:饮食应富含钙质、蛋白质及维生素D,如牛奶、鱼类、豆制品。适量补充胶原蛋白有助于骨痂形成。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钙吸收。

康复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如出现皮肤发紫、麻木或剧烈疼痛应立即就医。情绪波动可能影响恢复,保持心态平稳有助于康复。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康复后期可配合物理治疗改善关节功能,但需避免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