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瘫患者要注意什么

2025.08.01 08:56

脑瘫患者需注意日常康复训练、保持正确姿势、预防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关注心理健康。具体分析如下:

1.日常康复训练:脑瘫患者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包括肌肉拉伸、平衡练习及关节活动。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定期评估训练效果,及时调整方案。家庭环境中可配合简单器械辅助,如平衡垫或弹力带。训练过程中需观察身体反应,出现疼痛或不适立即停止。坚持训练有助于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保持正确姿势:长期错误姿势可能导致关节变形或肌肉挛缩。坐卧时需使用支撑垫或矫形器维持脊柱中立位。站立时借助助行器或矫正鞋分散压力。睡眠姿势以侧卧或仰卧为主,避免蜷缩。日常活动中避免单侧用力,定期变换体位。正确姿势能减少骨骼系统负担,延缓功能退化。

3.预防并发症:脑瘫患者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压疮或泌尿系统问题。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床垫选择透气材质,骨突部位用软垫保护。每日清洁皮肤,尤其褶皱处。饮水充足,定时排尿。发现发热或皮肤破损及时就医。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

4.加强营养支持:吞咽困难者需调整食物质地,如糊状或软烂食物。少食多餐,避免呛咳。饮食需均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钙质补充有助于骨骼健康。监测体重变化,营养不良时咨询营养师。进食时保持坐姿,餐后清洁口腔。合理营养是维持体能和康复的基础。

5.关注心理健康:脑瘫患者可能因行动受限产生焦虑或抑郁。家人需耐心沟通,鼓励表达情感。参与社交活动或兴趣小组增强归属感。避免过度保护,尊重自主选择。出现情绪持续低落时寻求心理支持。心理状态稳定对整体康复至关重要。

日常需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护理方案。避免自行使用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家庭成员需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共同参与照护过程。环境布置以安全便捷为原则,减少障碍物。突发状况如抽搐或呼吸困难需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