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反流性食管炎胃镜是否能查出来

2025.01.17 14:46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胃镜检查可以有效地帮助诊断此病。通过胃镜,医生能够直接观察食管的内壁,判断是否存在炎症、糜烂或其他病变,从而确认是否患有反流性食管炎。

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医生会将一根细长的内窥镜通过口腔插入食管,进而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情况。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特征是食管黏膜的炎症,胃镜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食管内壁的红肿、充血、糜烂等病变情况。胃镜还可以在必要时进行活检,以便进一步分析病理变化,帮助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胃镜检查被认为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进行胃镜检查前,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检查前需要空腹,通常要求在检查前至少禁食6小时,以确保胃内没有食物残留,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其次,患者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正在服用的药物,尤其是抗凝药物和其他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检查过程中可能会使用镇静剂,患者需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并在检查后安排好回家的交通,以免因药物影响而无法独立行走。虽然胃镜检查相对安全,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穿孔等,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决定。

胃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工具,能够直观地观察食管的健康状况。通过合理的准备和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