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食管结核如何诊断

2024.08.22 12:07

食管结核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食管结核的临床表现与食管炎、食管癌等疾病相似,常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体重下降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但仅凭症状无法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

2.影像学检查:食管X线检查可以发现食管狭窄、溃疡等病变,但对于食管结核的诊断特异性较低。CT扫描可显示食管周围淋巴结肿大、钙化等,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和有无并发症。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异常。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是诊断食管结核的重要辅助手段,若结果为强阳性,则高度提示患者体内存在活动性结核感染。

4.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病变部位、形态和范围,同时可进行活检。内镜下食管结核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等,但需与食管炎、食管癌等疾病相鉴别。

5.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食管结核的确诊依据。通过内镜活检取得的组织样本,若发现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等典型病理改变,即可确诊为食管结核。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最终确诊食管结核。对于疑似食管结核的患者,应及时就诊,接受全面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