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溃疡如何造成的

2025.01.04 19:36

胃溃疡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因素、饮食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精神因素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凭借螺旋形结构容易钻透胃黏膜,损伤胃和小肠的保护性内膜,从而使胃酸引发开放伤口,即溃疡。而且幽门螺杆菌引发的炎症会削弱胃黏膜的防御能力,让胃部更容易受到胃酸等物质的侵袭,进而导致胃溃疡的形成。

2.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从而引发胃溃疡。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像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这些药物抑制了体内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一方面减少了具有保护胃黏膜作用的前列腺素合成,使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另一方面,药物本身的酸性或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也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在胃酸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胃黏膜容易发生糜烂、溃疡等病变。

3.饮食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是胃溃疡的一个重要诱因。长期大量饮酒会直接损伤胃黏膜,酒精可以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酸更容易侵蚀胃黏膜。另外,经常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过度饥饿等,都会打乱胃的正常消化节律,导致胃酸分泌失调。胃酸分泌过多时,就会对胃黏膜产生过度刺激,久而久之就可能引发胃溃疡。

4.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和胃蛋白酶是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正常情况下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当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胃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时,就会对胃黏膜产生自身消化作用。胃黏膜的防御机制如果不能抵抗这种消化作用,就会导致胃黏膜受损,进而形成溃疡。例如,一些人由于遗传因素或者胃泌素瘤等疾病,会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增多,大大增加了胃溃疡的发病风险。

5.精神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因素也与胃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当人处于精神应激状态时,大脑皮质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同时,精神因素还会导致胃酸分泌失调,胃蠕动功能紊乱等情况。这些变化会削弱胃黏膜的防御能力,使得胃黏膜容易受到胃酸等有害物质的侵害,从而引发胃溃疡。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吸烟,保持规律的饮食作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学会调节情绪,减轻精神压力,这些都有助于预防胃溃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