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颅脑损伤患者如何处理

2025.09.30 16:08

颅脑损伤患者的处理需要迅速评估伤情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继发性损伤风险并改善预后。早期干预的关键在于稳定生命体征、保护脑功能,同时明确损伤类型与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现场急救阶段需优先确保气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辅助通气,避免缺氧加重脑损伤。同时控制出血,维持循环稳定,避免低血压导致脑灌注不足。转运过程中需固定头颈部,减少不必要的移动,防止二次损伤。入院后需立即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明确是否存在颅内血肿、脑挫裂伤或颅骨骨折。对于开放性损伤,需紧急清创并预防感染;颅内压增高者需给予脱水药物如甘露醇或手术减压。神经功能监测贯穿全程,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等。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尤其是硬膜外血肿等需紧急手术的情况。慎用镇静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变化。长期昏迷患者需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康复阶段应尽早介入高压氧、针灸及功能训练,促进神经修复。家属需了解病情进展可能性,配合医疗团队完成随访与护理。饮食需保证营养均衡,必要时通过鼻饲维持。任何新发头痛、呕吐或意识障碍均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