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外耳道耵聍怎么治疗

2025.10.20 17:58

外耳道耵聍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软化后清除、使用专用工具由专业人员取出、滴耳液软化后清理、避免自行掏挖防止损伤、定期检查耳道防止堆积。具体分析如下:

1.生理盐水冲洗软化后清除:生理盐水温度需接近体温,避免刺激内耳前庭。将注射器或专用冲洗球置于外耳道口,沿耳道壁缓慢注入,利用水流冲击力使耵聍松动排出。操作时头部稍倾斜,便于液体流出。冲洗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防止感染。此方法适用于质地较硬的耵聍,但鼓膜穿孔者禁用。

2.使用专用工具由专业人员取出:耳科医生常采用耵聍钩、吸引器或显微器械操作。工具需严格消毒,在额镜或耳内镜辅助下直视清理,避免损伤耳道皮肤或鼓膜。尤其适用于紧贴鼓膜的耵聍栓或儿童患者。非专业人员操作易引发外耳道炎、出血等并发症,需绝对避免。

3.滴耳液软化后清理:常用碳酸氢钠溶液或甘油制剂,每日滴3-4次,每次2-3滴,保持侧卧5分钟使药液渗透。软化过程约需3-5天,待耵聍成糊状后用棉签轻拭外耳道口。注意滴药前确认无耳部疼痛或流脓,避免炎症扩散。糖尿病患者慎用含糖软化剂。

4.避免自行掏挖防止损伤:发卡、牙签等尖锐物品易划伤耳道,造成细菌感染或鼓膜穿孔。错误操作可能将耵聍推向深处形成栓塞。外耳道皮肤薄弱,反复刺激会导致增生性皮炎,增加后续治疗难度。若出现瘙痒感,应就医排查真菌感染等病因。

5.定期检查耳道防止堆积:油性肤质或耳毛浓密者每半年检查一次,老年人因腺体萎缩导致耵聍变硬需缩短间隔。游泳或助听器使用者要关注耳道湿度变化。检查时可同步清理可见浅表耵聍,但避免过度清洁破坏耳道自洁功能。

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或眩晕症状需立即就诊。治疗期间保持耳部干燥,洗头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口。耳部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延迟耵聍清理。孕妇选择软化剂时需排除禁忌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