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

2024.11.25 16:53

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现象,主要是由于雄激素在女性体内代谢异常,导致毛囊微小化,毛发逐渐变细、变软,最终脱落。

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通常表现为头顶的头发逐渐稀疏,发际线一般不会像男性那样明显后移。这种脱发与女性体内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或者毛囊对雄激素敏感性增加有关。雄激素睾酮在体内会被一种叫做5α-还原酶的物质转化为二氢睾酮DHT,DHT会与毛囊细胞上的雄激素受体结合,使毛囊逐渐萎缩变小,毛发的生长周期缩短,休止期延长,新头发难以生长,原本的头发也容易脱落。从遗传角度来看,如果家族中有类似脱发的亲属,女性患雄激素源性脱发的风险也会增加。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过度节食、内分泌失调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这种脱发。

在现代社会,女性雄激素源性脱发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一方面,现代女性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雄激素的代谢。另一方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过度追求减肥而节食,导致营养不均衡,身体缺乏头发生长所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也会对头发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这期间如果不注意调节,也容易引发雄激素源性脱发。对于这种脱发,早期发现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减轻压力等,也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物来促进头发生长,在必要时还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系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