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雄激素性脱发原因

2025.03.18 09:24

雄激素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主要由遗传因素和雄激素水平异常引起。这种脱发通常表现为头顶和额部头发逐渐稀疏,最终可能导致秃顶。雄激素性脱发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可发生,但男性更为常见。

雄激素性脱发的根本原因是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增加。雄激素,特别是二氢睾酮DHT,在体内由睾酮转化而来。DHT与毛囊中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导致毛囊逐渐缩小,毛发生长周期缩短,最终毛囊萎缩,无法再生长出健康的头发。遗传因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具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雄激素性脱发。雄激素水平的变化,如青春期后雄激素分泌增加,也可能加速脱发进程。

在雄激素性脱发的早期阶段,头发可能变得细软,头皮逐渐显露。随着时间的推移,脱发区域扩大,最终形成典型的M型发际线或头顶秃顶。女性雄激素性脱发的表现通常与男性不同,女性更多表现为头顶头发稀疏,但发际线通常保持完整。

预防和治疗雄激素性脱发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过度压力,有助于减缓脱发进程。其次,药物治疗是常见的干预手段,如使用米诺地尔和非那雄胺。米诺地尔可以促进毛发生长,而非那雄胺则通过抑制DHT的生成来减缓脱发。植发手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雄激素性脱发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效果因人而异。早期干预通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一旦发现脱发迹象,应及时就医咨询。同时,避免使用未经证实的偏方或药物,以免加重脱发或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定期进行头皮护理,保持头皮清洁和健康,也有助于减缓脱发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