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免疫性肝病指的是哪些

2025.09.23 10:48

免疫性肝病是指由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脏组织引发的一类慢性肝脏疾病。这类疾病的核心特征是自身免疫反应失调,导致肝脏炎症、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常见的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每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自身免疫性肝炎以肝细胞损伤为主要表现,患者体内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或抗平滑肌抗体。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主要影响肝内小胆管,线粒体抗体阳性是重要诊断标志,早期症状包括疲劳和皮肤瘙痒。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则累及大胆管,常伴随炎症性肠病,影像学可见胆管狭窄与扩张交替的串珠样改变。这些疾病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肝功能衰竭。

诊断免疫性肝病需结合血清学检查、影像学及肝活检结果,排除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病因。治疗以免疫抑制剂或熊去氧胆酸为主,部分晚期患者需肝移植。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药物副作用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但需长期随访以评估疾病活动度。生活方式调整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也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