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道类疾病有哪些

2025.01.17 17:46

肠道类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感染、肠梗阻、肠道肿瘤。具体分析如下:

1.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症状。其发病与自身免疫、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长期的炎症刺激可导致肠道黏膜的损伤、溃疡形成,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克罗恩病可累及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病变呈节段性分布。患者除了腹痛、腹泻外,还可能出现瘘管、肛周病变等,治疗较为复杂,需要长期管理。

2.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患者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失调、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这种疾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症状往往在进食后加重,在排便后缓解,并且可能会因为精神压力等因素而反复发作。

3.肠道感染:肠道感染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病毒感染常见的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多在秋冬季节流行,主要表现为水样便、呕吐、发热等。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绦虫等,可能会引起腹痛、消化不良、贫血等症状,不同的寄生虫感染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肠道感染的发生与饮食卫生、环境卫生等密切相关。

4.肠梗阻: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的一种疾病。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的原因有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肠道肿瘤等,患者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典型症状。动力性肠梗阻多由于肠道神经功能失调或毒素刺激等引起肠道蠕动功能丧失或紊乱。血运性肠梗阻则是因为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肠管血运障碍。肠梗阻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肠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5.肠道肿瘤:肠道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腺瘤、息肉等,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会出现腹痛、便血、肠梗阻等症状。肠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发病与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患者早期可能有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肠道肿瘤的预后非常关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肠道类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等;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避免久坐;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于有肠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要重视肠道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