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老年人怎样改善睡眠

2025.08.01 08:56

老年人改善睡眠可从调整作息规律、营造舒适睡眠环境、适度日间活动、控制饮食饮水、保持情绪稳定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作息规律:固定起床与入睡时间有助于建立生物钟节律,避免午睡过长或过晚。建议午休不超过30分钟,傍晚避免打盹。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通过阅读或听轻音乐过渡到睡眠状态。

2.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卧室温度保持在20-24℃,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干扰。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和透气棉质寝具,必要时佩戴耳塞降低噪音影响。夜间起夜可放置柔和小夜灯,避免强光刺激。

3.适度日间活动:每天进行30分钟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促进血液循环和褪黑素分泌。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运动后配合拉伸放松肌肉。久坐时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改善肢体僵硬。

4.控制饮食饮水:晚餐清淡易消化,减少高油高盐食物,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限制咖啡、浓茶等含兴奋成分饮品,下午3点后不宜饮用。夜间饮水控制在200mL以内,减少起夜次数。

5.保持情绪稳定:睡前通过深呼吸、冥想缓解焦虑,避免思考复杂问题。与家人朋友倾诉烦恼,白天适当参与社交活动转移注意力。长期情绪低落可寻求专业指导,避免自行服用安神药物。

改善睡眠需循序渐进,突然改变习惯可能加重不适。存在持续失眠或伴随心悸、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咨询专业机构,排除潜在健康问题。日常记录睡眠情况有助于观察调整效果,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