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导致肾萎缩的原因有哪些

2025.10.30 07:11

肾萎缩的病因主要包括慢性肾脏疾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肾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供血不足、长期尿路梗阻引发肾积水、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以及长期高血压或糖尿病对肾脏的持续损害。具体分析如下:

1.慢性肾脏疾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慢性肾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若未及时干预,会导致肾单位逐渐坏死,最终引发萎缩。控制原发病、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肾功能是关键。

2.肾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供血不足:肾动脉硬化、血栓或栓塞等因素会减少肾脏血流,使肾组织因缺血而萎缩。需通过改善血液循环、介入治疗或手术解除阻塞。

3.长期尿路梗阻引发肾积水:结石、肿瘤或前列腺增生等造成尿液滞留,压迫肾实质并导致萎缩。解除梗阻、引流尿液或手术修复是必要措施。

4.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胚胎期肾脏发育异常可能导致体积偏小或功能不全。早期发现后需通过保护残余肾功能、避免肾毒性药物来延缓进展。

5.长期高血压或糖尿病对肾脏的持续损害:高血压和糖尿病会引起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萎缩。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低盐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缓病情。

肾萎缩的进展通常与多种因素交织,早期诊断和针对性干预至关重要。定期体检、避免滥用药物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风险,已出现萎缩时需结合具体病因制定个性化方案,最大限度保留残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