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什么病叫做乙肝病

2025.09.25 16:46

乙肝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这种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能引发急性或慢性肝炎,严重时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病毒具有较强传染性,全球约有数亿人携带病毒,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长期慢性感染。

乙肝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黄疸等症状,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易被忽视。慢性乙肝患者早期症状较轻,但随着肝脏损伤加剧,可能出现肝区疼痛、蜘蛛痣、腹水等严重表现。诊断需结合乙肝五项两对半、HBV-DNA检测及肝功能检查。目前治疗手段包括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干扰素疗法,但无法彻底清除病毒,需长期管理。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共用针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确保医疗操作使用消毒器械。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避免饮酒及滥用药物加重肝脏负担。感染者无需过度恐慌,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但需警惕虚假广告宣传的根治偏方。社会应消除对乙肝患者的歧视,科学认知传播途径,日常接触如握手、共餐不会导致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