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为什么会得滴虫病

2025.04.14 16:13

滴虫病主要由性接触传播、共用个人卫生用品、不良卫生习惯、免疫力低下、母婴垂直传播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性接触传播:滴虫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性接触。在性行为过程中,滴虫可以从感染者传播到健康者。由于滴虫主要寄生在生殖道内,性接触时容易造成病原体的直接传播。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行为都会增加感染风险。提倡安全性行为和使用避孕套是预防滴虫病的重要措施。

2.共用个人卫生用品:滴虫可以通过共用毛巾、浴巾、内衣等个人卫生用品传播。滴虫在潮湿环境中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如果健康者使用了感染者使用过的物品,可能会间接感染。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浴室、游泳池等地,共用物品的风险更高。保持个人卫生用品的专用性,避免与他人共用,是预防滴虫病的关键。

3.不良卫生习惯: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不及时清洗生殖器、不勤换内衣等,容易导致滴虫的滋生和传播。滴虫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迅速,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佳,会为滴虫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不洁的性行为前后未进行清洁,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洗生殖器,保持干燥清洁,有助于预防滴虫病。

4.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滴虫病。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时,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滴虫更容易在体内繁殖和扩散。长期患病、营养不良、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因素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是预防滴虫病的重要措施。

5.母婴垂直传播:滴虫病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即感染滴虫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将病原体传给新生儿。滴虫可以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滴虫病。滴虫还可能通过胎盘传播,影响胎儿健康。孕妇在孕期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滴虫病,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滴虫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个人卫生习惯、性行为方式、免疫力状态等。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滴虫病的发病率。同时,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播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