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滴虫病是怎么得的

2025.04.22 08:10

滴虫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共用个人卫生用品、母婴传播、接触污染水源以及医疗操作不当等途径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性接触传播:滴虫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性行为,尤其是无保护措施的性接触。滴虫病原体存在于感染者的生殖道分泌物中,通过性行为直接传播给健康个体。性伴侣之间的交叉感染是滴虫病传播的主要方式,性行为中的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2.共用个人卫生用品:滴虫病也可以通过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毛巾、浴巾、内衣等传播。滴虫病原体在这些物品上可以存活一段时间,健康个体使用被污染的用品后,病原体可能通过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导致感染。

3.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滴虫病后,病原体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播给新生儿。这种传播方式在医学上称为垂直传播,新生儿感染后可能出现生殖道或泌尿系统的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4.接触污染水源:滴虫病原体可以在水中存活,尤其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接触被污染的水源,如游泳池、温泉等,可能导致滴虫病的传播。在公共场所使用水源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水体。

5.医疗操作不当: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滴虫病的传播。例如,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妇科检查器械,可能将病原体带入健康个体的生殖道,引发感染。医疗操作的规范性和器械的消毒至关重要。

滴虫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个人卫生习惯、性行为防护、医疗操作的规范性等。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滴虫病的认识,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同时,感染后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避免病情加重或传播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