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是缺乏维生素K、鼠药中毒等原因引起。
1.缺乏维生素K。凝血酶时间的正常参考值是11~13秒,当参考值超过13秒就代表明显的时间延长,多数是因为机体缺乏维生素K,导致机体维生素K所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明显减少,所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鼠药中毒。可能是患者不慎误服了鼠药,药物的毒性会干扰肝脏对维生素K的利用,影响机体维生素K的依赖因子合成,所以会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相关推荐
吃抗凝药怎样防止出血
常用的长效口服抗凝药物包括传统的华法林和新型的一些抗凝药。吃抗凝药早期可有瘀斑、...
2020-04-30 17:10:26 574次点击
怀疑肝硬化做什么检查确诊
如果怀疑肝硬化,临床上通常需要查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腹部B超,这4个检查,...
2020-06-20 10:56:07 449次点击
检查凝血功能需要空腹吗
检查凝血功能不需要空腹。在检查凝血功能时,如果吃饭或大量喝水,并不会影响检查结果...
2022-02-12 14:38:49 5651次点击
凝血酶原时间高是什么意思
凝血酶原时间高通常是指凝血酶时间比较长,可能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活性降低导致,也可...
2021-04-16 13:54:26 334次点击
肝硬化会导致牙龈出血吗
肝硬化会导致牙龈出血。肝硬化的症状表现,除了第一个消化系统的症状,也就是出现不愿...
2020-04-22 14:48:33 250次点击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是多少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范围是11-13秒。凝血酶原时间检查主要是判断有无凝血功能障...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是什么原因
临床上,如果是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检查,正常范围是11~13秒。有很多疾病都有可能会...
凝血酶原时间是什么意思
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血浆当中凝血因子Ⅰ、凝血因子Ⅱ、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Ⅶ、凝血因...
凝血酶原时间是什么
凝血酶原时间检查实际上是在血样中加入了钙离子制剂,通过观察血浆的凝固时间来确定。...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因子后,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