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窦炎中药如何治疗

2025.10.20 17:58

鼻窦炎中药治疗可采用辛夷散寒通窍、苍耳子祛风除湿、黄芩清热燥湿、黄芪补气固表、鱼腥草解毒排脓。具体分析如下:

1.辛夷散寒通窍:辛夷性温味辛,归肺胃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作用。鼻窦炎患者因风寒侵袭导致鼻塞流涕时,辛夷能宣通鼻窍,缓解鼻腔阻塞。常与白芷、防风配伍,增强散寒效果。使用时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避免加重体内燥热。

2.苍耳子祛风除湿:苍耳子辛温,归肺经,能祛风除湿、通窍止痛。适用于鼻窦炎伴有头痛、鼻塞症状,尤其对湿浊阻滞型效果显著。常与辛夷、薄荷同用,但苍耳子有小毒,需严格控量,过量可能引起恶心等不适。

3.黄芩清热燥湿:黄芩苦寒,归肺胆经,擅长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鼻窦炎若因肺热或肝胆湿热导致黄稠鼻涕、头痛,黄芩可清泄上焦湿热。多与栀子、桑白皮配伍,脾胃虚寒者不宜长期服用,以免损伤阳气。

4.黄芪补气固表:黄芪甘温,归脾肺经,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适用于反复发作的鼻窦炎,因肺脾气虚导致抵抗力低下。黄芪可增强正气,减少复发,常与白术、防风同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者忌用,以免助邪。

5.鱼腥草解毒排脓: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之效。鼻窦炎化脓性感染时,鱼腥草可抑制细菌、促进脓液排出。多与桔梗、薏苡仁配伍,体虚者慎用,避免寒凉伤胃。

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不同体质和证型用药差异较大。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单味药,防止药性偏颇。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鼻腔清洁。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