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什么是放射性膀胱炎

2024.10.21 14:12

放射性膀胱炎是指因盆腔、腹腔等部位恶性肿瘤接受放射性治疗后导致的膀胱炎症。

放射性膀胱炎主要发生在接受盆腔放疗的患者中,如宫颈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患者。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膀胱组织造成损伤。在放疗过程中或放疗后一段时间,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血尿,甚至出现大量血尿导致血块形成,引起排尿困难。如果病情持续进展,还可能导致膀胱壁纤维化、膀胱容量减少、输尿管梗阻等并发症,进一步影响肾功能。

诊断放射性膀胱炎主要依据患者的放疗史和临床表现,同时结合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膀胱镜等检查。治疗上,首先要暂停放疗,让膀胱得到休息。对于症状较轻者,可通过多喝水、保持尿道口清洁等措施缓解症状。对于有血尿的患者,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如果出现严重的血尿、膀胱填塞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膀胱冲洗、介入栓塞治疗甚至手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医嘱定期复查。放射性膀胱炎是放疗的一种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