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造影术后怎么护理

2025.03.24 17:51

心血管造影术后护理需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控制饮食、适当活动和遵医嘱用药。具体分析如下:

1.监测生命体征:心血管造影术后需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术后24小时内应每小时记录一次,之后根据病情调整监测频率。若出现血压波动、心律失常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报告医生。持续监测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和术后恢复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

2.观察穿刺部位: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或感染迹象。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若发现穿刺部位肿胀、疼痛或渗血,应及时处理。定期更换敷料,注意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预防血栓形成。

3.控制饮食: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高脂肪、高盐食物。适量增加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控制水分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术后初期可少量多餐,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合理饮食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预防心血管疾病复发。

4.适当活动:术后应根据病情逐步恢复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之后可逐步下床活动。活动时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适当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

5.遵医嘱用药:术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血倾向等。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调整用药方案。正确用药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心血管造影术后护理需全面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护理过程中应注重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同时加强与医生沟通,及时调整护理措施。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