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少精症的诊断标准

2025.10.20 17:44

少精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精液分析中精子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五版标准将少精症定义为每mL精液中精子数量少于1500万,或一次射精总精子数少于3900万。诊断需结合至少两次精液检查结果,间隔2-4周,以确保准确性。

展开而言,精液分析是诊断少精症的核心手段。检查前需禁欲2-7天,通过手淫法采集样本,并在1小时内送检。除精子浓度外,还需评估精子活力、形态及精液量等指标。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排查病因,如内分泌紊乱如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生殖道感染如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染色体异常如克氏综合征或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毒物接触。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性功能障碍或睾丸体积缩小,需通过激素检测如FSH、睾酮、阴囊超声或基因检测明确病因。

注意事项包括精液检查需在专业实验室进行,避免样本污染或处理不当导致误差。患者应如实提供病史,包括用药史如化疗药物、手术史如疝气修补术及生活习惯如吸烟、高温暴露。少精症并非绝对不育,轻度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戒烟、减重或药物治疗如克罗米芬改善;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辅助生殖技术。诊断后应避免过度焦虑,及时与医生沟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排除配偶因素导致的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