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怎样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2025.02.23 12:28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手术治疗、肉毒素注射、扩张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一些可以松弛食管下括约肌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吞咽困难等症状。其原理是通过调节食管下括约肌的肌肉张力,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从而让食物能够更容易地通过贲门进入胃部。但是药物治疗往往效果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如低血压等,所以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或者用于不适合其他治疗方式的患者。

2.内镜下治疗:内镜下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例如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这种方法是通过内镜在食管黏膜下层建立隧道,然后切开食管下括约肌,从而改善食管的排空功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与传统手术相比,内镜下治疗对患者身体的整体影响较小,术后患者的疼痛相对较轻,住院时间也较短。不过,内镜下治疗也可能存在一些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等,但总体发生率相对较低。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开胸或者腹腔镜进行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这种手术方式能够直接解除食管下括约肌的梗阻,效果较为确切。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患者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手术治疗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存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风险。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在不断提高。

4.肉毒素注射:肉毒素注射到食管下括约肌可以使括约肌松弛。肉毒素能够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释放,从而降低括约肌的张力。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对患者的创伤极小。但是肉毒素的作用时间有限,通常几个月后就需要再次注射,而且多次注射后效果可能会逐渐下降。所以肉毒素注射一般适用于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或者内镜下治疗的患者,或者作为一种临时缓解症状的手段。

5.扩张治疗:扩张治疗是使用探条或者气囊对食管下括约肌进行扩张。通过机械性的扩张作用,使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降低,改善食管的通畅性。这种方法相对简单,费用较低。扩张治疗可能会引起食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而且扩张效果可能不持久,需要多次扩张才能维持较好的效果。

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时,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同时,患者在治疗后也需要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过硬、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食管的刺激,促进食管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