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硬膜外出血怎么回事

2025.09.25 16:46

硬膜外出血是指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动脉或静脉破裂导致的出血,属于急性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

硬膜外出血常见于头部外伤后,尤其是颞部受到撞击时,脑膜中动脉或其分支撕裂,血液积聚形成血肿。由于硬脑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血肿通常呈现梭形,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压迫脑组织。典型症状包括伤后短暂昏迷、中间清醒期,随后再次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甚至偏瘫。若不及时处理,血肿可能引发脑疝,危及生命。诊断主要依靠CT检查,可清晰显示高密度血肿影及颅骨骨折线。治疗需紧急手术清除血肿并止血,同时降低颅内压。

预防硬膜外出血的关键是避免头部外伤,从事高风险活动时佩戴防护装备。一旦发生头部撞击,即使初期无症状,也应密切观察24-48小时,警惕迟发性出血。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或排便,以防颅内压骤升。康复期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脑功能恢复情况,必要时进行神经康复训练。长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癫痫等后遗症,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