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硬膜外出血怎么回事

2025.01.02 14:38

硬膜外出血主要由头部外伤、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颅内肿瘤、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头部外伤: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如车祸、摔倒等,颅骨骨折可能会撕破硬脑膜血管,导致硬膜外出血。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通常受伤处会有明显疼痛、肿胀等症状。在受伤后应及时就医,进行头颅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2.血管畸形: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等,血管壁结构异常,容易破裂出血。这种情况可能在没有明显外力作用下发生。患者可能偶尔有头痛等不典型症状,通过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发现畸形血管。

3.凝血功能障碍:当患者存在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凝血功能异常情况时,即使轻微的头部血管损伤也可能引发硬膜外出血。可能是由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血液疾病等导致。需要进行凝血功能相关检查来确定病因。

4.颅内肿瘤:颅内肿瘤不断生长,侵蚀周围血管或压迫血管,使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可能有头痛、视力下降、肢体无力等症状,除了头颅CT外,可能还需要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来明确肿瘤情况。

5.医源性损伤:在进行颅脑手术等医疗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意外损伤硬脑膜血管,从而导致硬膜外出血。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及时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头部受伤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高度重视,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风险的人群,在使用抗凝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