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慢性硬膜下血肿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8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清除血肿、药物治疗缓解症状、钻孔引流减轻压迫、观察等待自然吸收、预防复发控制危险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清除血肿:对于血肿体积较大或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开颅手术可直接清除血肿并止血,适用于病情危急或血肿较硬的情况。术后需密切监测颅内压变化,防止再出血或感染。恢复期间需结合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药物治疗缓解症状:对于症状较轻或手术禁忌的患者,可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止血药减少渗血、神经营养药促进修复。药物治疗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血肿变化,避免延误手术时机。

3.钻孔引流减轻压迫:钻孔引流是微创治疗方法,适用于血肿液化较好的患者。通过颅骨钻孔放置引流管,排出积血缓解压迫。操作简单且创伤小,但需注意引流管护理,防止感染或堵塞。术后需复查确认血肿清除情况。

4.观察等待自然吸收:对于无症状或血肿体积较小的患者,可采取保守观察。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监测血肿是否自行吸收。观察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外伤,防止血肿扩大。若症状加重需及时干预。

5.预防复发控制危险因素:术后或保守治疗期间需积极控制高血压、抗凝药物使用等危险因素。避免头部外伤,定期随访检查。生活习惯上需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降低复发风险。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出现头痛加重、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术后恢复期避免剧烈活动,防止颅内压波动。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调整用药方案。饮食宜清淡,保证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