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胆管感染会引发胆管结石病吗

2024.11.22 16:01

胆管感染会引发胆管结石病。

胆管感染时,细菌等病原体可产生多种酶,如β-葡萄糖醛酸苷酶。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这种结合胆红素是可溶的。但在胆管感染时,细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将结合胆红素水解为游离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不溶于水,容易与胆汁中的钙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胆红素钙沉淀,这些沉淀不断聚集就可能形成胆管结石。胆管感染还会引起胆管黏膜的损伤,导致胆管壁的炎性渗出、坏死组织脱落等,这些物质也可以成为结石的核心,进一步吸附胆汁中的成分,促使结石不断增大。同时,胆管感染还会影响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使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等成分比例失调,胆汁的黏稠度增加,胆汁的排泄不畅,这也有利于结石的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预防胆管感染以降低胆管结石病的发生风险。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不洁饮食,防止细菌等病原体进入肠道进而逆行感染胆管。如果有胆道系统的疾病,如胆囊炎等,要及时治疗,防止炎症蔓延至胆管。另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