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洗胃以后为什么胃出血

2025.02.13 07:21

洗胃后胃出血可能是操作不当、患者自身疾病、洗胃溶液刺激、胃内压力骤变、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操作不当:洗胃过程中,如果胃管插入过深、过硬或者动作过于粗暴,可能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出血。胃黏膜比较脆弱,不当的操作容易划破黏膜下的血管,从而引发出血现象。

2.患者自身疾病:若患者本身患有胃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胃黏膜本身就处于充血、糜烂或者溃疡状态。洗胃时,即使正常操作也可能刺激病变部位,使病情加重,进而导致胃出血。

3.洗胃溶液刺激:某些洗胃溶液可能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例如,高浓度的洗胃液或者具有腐蚀性的洗胃液,会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黏膜受到化学性损伤,导致黏膜下血管破裂出血。

4.胃内压力骤变:洗胃时如果灌入量过多或者洗胃速度过快,会使胃内压力突然升高。可能会导致胃黏膜撕裂,尤其是在胃和食管连接处的黏膜相对薄弱部位,容易引发胃出血。

5.凝血功能障碍:当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时,如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者正在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洗胃过程中,一旦胃黏膜有轻微损伤,由于凝血机制异常,就难以止血,从而出现胃出血的情况。

在进行洗胃操作时,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是否有胃部疾病、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洗胃溶液,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溶液。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严格控制胃管插入深度、洗胃速度和灌入量,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