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结石针灸止痛管用吗

2025.07.22 14:34

针灸对肾结石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效果因人而异。作为辅助疗法,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流通,减轻痉挛和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绞痛症状。不过需明确,针灸无法直接溶解或排出结石,主要作用在于镇痛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临床常用穴位如三阴交、肾俞、足三里等,通过电针或手法刺激可抑制疼痛信号传导。针灸能促使体内释放内啡肽等天然镇痛物质,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对于体积较小、未引发严重梗阻的结石,针灸结合饮水排石可能有一定协同效果。但若结石直径较大或伴随感染、肾功能损伤,需优先考虑体外碎石或手术等现代医学手段,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进行针灸前必须经超声或CT确诊结石位置及大小,排除其他急腹症。孕妇、凝血功能障碍者或皮肤感染者不宜施针。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尿量及疼痛变化,若出现持续发热、血尿加重或排尿困难,应立即就医。针灸期间建议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结石移位引发二次损伤。需注意,单纯依赖针灸可能掩盖病情进展,规范化的影像学复查和泌尿科随访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