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5.03.07 20:04

动脉粥样硬化的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外周动脉疾病、肾动脉狭窄和动脉瘤。具体分析如下:

1.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当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完全阻塞冠状动脉时,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坏死。患者常表现为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冷汗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源性休克或猝死。及时进行溶栓或介入治疗可挽救濒死心肌,但坏死心肌无法再生,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等后遗症。

2.脑卒中: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脑部血管,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3.外周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主要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病变。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体远端溃疡甚至坏疽。严重缺血可导致肢体功能丧失,必要时需进行截肢手术。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血管重建手术等。

4.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导致肾缺血,进而引发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患者常表现为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双侧肾动脉严重狭窄可导致缺血性肾病,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血管成形术等。

5.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动脉壁结构破坏,在血流压力作用下形成局部扩张,即动脉瘤。常见部位包括腹主动脉、胸主动脉和颅内动脉。动脉瘤破裂可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无症状动脉瘤可通过定期影像学检查监测,达到一定大小或出现症状时需手术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进行性病变,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早期预防和干预至关重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等。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