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状有哪些

2025.03.07 20:04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状包括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体发凉、皮肤颜色改变、溃疡或坏疽,具体分析如下:

1.间歇性跛行: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行走时下肢肌肉出现疼痛、酸胀或无力感,休息后症状缓解。这是由于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肌肉在活动时供血不足,无法满足代谢需求。疼痛通常发生在小腿,但也可能出现在大腿或臀部。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动脉狭窄的程度和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有关。随着病情进展,跛行距离逐渐缩短,提示动脉狭窄程度加重。

2.静息痛:静息痛是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晚期的表现,表现为肢体在休息状态下出现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加重。这是由于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肢体即使在休息时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疼痛通常位于足部或脚趾,可能伴有烧灼感或针刺感。患者常需将患肢下垂以缓解疼痛,但长期下垂可能导致肢体肿胀。静息痛的出现提示病情严重,需及时就医。

3.肢体发凉:肢体发凉是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常见症状,表现为患肢温度明显低于对侧肢体。这是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肢体远端血流减少,无法维持正常体温。患者常感到患肢冰冷,即使在温暖环境中也难以缓解。肢体发凉的程度与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严重者可能出现肢体远端温度明显降低,甚至出现冻伤样改变。长期肢体发凉可能导致皮肤营养障碍,增加溃疡和坏疽的风险。

4.皮肤颜色改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可导致患肢皮肤颜色改变,表现为苍白、发绀或发红。这是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肢体远端血流减少,皮肤微循环障碍所致。在早期,患肢抬高时可能出现苍白,下垂时可能出现发绀。随着病情进展,皮肤可能出现持续性发绀或发红,提示微循环严重障碍。皮肤颜色改变的程度与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严重者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或萎缩。

5.溃疡或坏疽:溃疡或坏疽是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肢体远端皮肤或组织出现坏死。这是由于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肢体远端长期缺血、缺氧,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溃疡通常发生在足趾、足跟或足背,可能伴有剧烈疼痛。坏疽则表现为组织发黑、干枯或湿性坏死,可能伴有恶臭。溃疡或坏疽的出现提示病情危重,需立即就医,否则可能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症状逐渐加重。及时识别症状并就医至关重要,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必要时的手术治疗。定期随访和监测病情变化是管理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