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血管夹层是怎么回事

2025.01.02 14:38

心脏血管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血管疾病、外伤、医源性因素等。具体分析如下:

1.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脏血管夹层较为常见的病因。长期高血压状态下,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增大,血管壁内膜容易受损,血液中的成分就可能通过内膜破损处进入血管壁中层,从而形成夹层。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改善生活方式,如减少钠盐摄入、增加运动等。

2.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壁变硬、变脆,内膜出现粥样斑块,斑块破裂后可导致血管内膜不平整。血流经过时容易产生湍流,对血管壁造成进一步损伤,促使夹层形成。患者需要控制血脂,服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胆固醇食物。

3.遗传性血管疾病:像马凡综合征等遗传性血管疾病,会使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先天性缺陷。血管壁中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发育异常,导致血管壁的强度降低,在正常血流压力下就容易发生夹层。这类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密切关注血管状况,同时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增加血管压力的行为。

4.外伤:胸部受到直接的外力撞击,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可能会损伤心脏血管。外力作用于血管,可使血管壁内膜撕裂,血液进入中层形成夹层。对于外伤引起的血管夹层,需要及时就医,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手术修复等。

5.医源性因素:在心血管介入手术过程中,如导管操作不当等可能会损伤血管内膜。另外,心脏外科手术也可能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引发血管夹层。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医生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尽量减少医源性损伤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