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引起感染性休克

2025.03.07 20:05

感染性休克主要由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病原体毒素释放、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微循环障碍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后迅速繁殖,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大量释放,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进而引发休克。炎症反应的持续存在还会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重微循环障碍,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2.病原体毒素释放:某些病原体如革兰氏阴性菌,其细胞壁中的内毒素在感染过程中大量释放。内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内毒素还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最终引发休克。内毒素的持续释放还会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加重休克症状。

3.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感染过程中,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这些物质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会对自身组织造成损伤。过度激活的免疫系统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微循环障碍,最终引发休克。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还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进一步加重休克症状。

4.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中,微循环障碍是重要病理生理改变。炎症介质和毒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减少。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休克症状。微循环障碍还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危及生命。

5.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后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常见并发症。炎症介质和毒素导致多器官损伤,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进一步加重休克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需及时干预治疗。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病理生理过程。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感染控制、炎症反应调节、微循环改善以及多器官功能支持等多方面因素,以提高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