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导致心肌梗死怎么办

2024.11.27 15:55

冠心病导致心肌梗死应立即采取尽快就医、保持休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1.尽快就医:心肌梗死是一种危急情况,时间就是生命。患者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呼叫急救车送往医院急诊科。医院会通过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迅速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及时就医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心肌损伤,提高生存率。

2.保持休息:在等待医疗救援的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安静休息的状态,避免活动和情绪激动。平卧或半卧位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缓解症状。休息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3.药物治疗:到达医院后,医生会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以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稳定斑块等。这些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4.介入治疗:如果病情允许,医生会尽快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通过导管将球囊或支架置入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迅速开通血管,挽救濒死心肌。

5.调整生活方式: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要长期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药,定期复查,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

冠心病导致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长期的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风险。患者和家属应充分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共同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