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肝脏介入疗法的副作用有什么

2025.01.17 14:35

肝脏介入疗法的副作用包括出血、感染、肝功能损伤、疼痛及过敏反应。具体分析如下:

1.出血:肝脏介入疗法过程中,尤其是在穿刺或导管插入时,可能会损伤血管,导致出血。出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损伤的血管类型及位置,轻微出血可自行止血,而严重出血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医疗干预。患者在术后需密切观察是否有异常出血现象,如血肿或血压下降等,及时就医。

2.感染:介入治疗涉及穿刺和导管操作,可能引入细菌,导致局部或全身性感染。感染的风险与操作的无菌技术、患者的免疫状态及基础疾病有关。术后患者需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热、红肿、疼痛等感染症状,必要时需进行抗生素治疗。

3.肝功能损伤:肝脏介入疗法可能对肝脏组织造成直接损伤,影响肝功能。尤其是在进行肝肿瘤消融等操作时,周围正常肝组织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术后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评估肝脏的恢复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4.疼痛:介入治疗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在穿刺部位或肝脏区域。疼痛的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可以通过镇痛药物来缓解。患者应与医生沟通疼痛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镇痛方案,确保舒适度。

5.过敏反应:在介入治疗中使用的造影剂或药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体质和既往病史有关。术前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在治疗过程中做好监测,以便及时处理过敏反应。

肝脏介入疗法虽然有效,但也伴随一定的副作用,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充分了解这些风险,并与医生进行详细沟通,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术后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