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介入栓塞手术的副作用

2025.04.16 11:04

介入栓塞手术的副作用包括术后疼痛、发热、局部出血或血肿、器官功能暂时性损伤、过敏反应或造影剂肾病。具体分析如下:

1.术后疼痛:介入栓塞术后常见轻微至中度的疼痛,多因栓塞材料刺激血管或局部组织缺血引起。疼痛通常集中在手术部位,持续时间较短,可通过药物缓解。若疼痛持续加重,需警惕并发症如感染或栓塞不当。

2.发热: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低热,可能与组织坏死或炎症反应有关。体温多在38℃以下,持续1-3天自行消退。若高热不退或伴随寒战,需排除感染或其他严重情况。

3.局部出血或血肿:穿刺点可能出现渗血或皮下血肿,与操作技术或凝血功能异常相关。轻度血肿可自行吸收,严重时需压迫止血或外科处理。

4.器官功能暂时性损伤:栓塞可能影响靶器官的血供,导致短暂功能异常。例如肝脏栓塞后转氨酶升高,多数可逐渐恢复,但需监测避免不可逆损伤。

5.过敏反应或造影剂肾病:少数患者对造影剂过敏,表现为皮疹或呼吸困难。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因造影剂诱发肾病,需提前评估并预防。

介入栓塞手术的副作用多与操作技术、个体差异及栓塞材料选择相关。严格掌握适应症、规范操作及术后监测可显著降低风险。多数副作用为暂时性,经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但需警惕罕见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