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长期不活动骨头会坏死吗

2024.10.13 00:46

长期不活动骨头有可能会坏死。

当身体长期处于不活动状态时,会对骨骼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首先,缺乏活动会导致骨骼的血液循环变差。正常的活动能促进血液在骨骼及周围组织中良好地流动,为骨头带来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带走代谢废物。而长期不活动会使血液循环缓慢,营养供应不足,久而久之可能引发骨头的缺血性坏死。其次,不活动会使骨代谢失衡。活动对于维持骨的正常代谢非常重要,能刺激骨细胞的活性和新骨的形成。长期不活动会使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骨头的强度和质量逐渐下降,增加了坏死的风险。肌肉的萎缩和关节的僵硬也会伴随而来,进一步加重骨骼的负担。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比如长期卧床的患者、肢体固定后的人群等,骨头坏死的发生几率相对更高。对于这些人,需要格外关注骨骼健康,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预防。比如,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度进行被动活动或辅助活动肢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保证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维持骨代谢的正常。医护人员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长期不活动是骨头坏死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应该重视并积极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